考研论坛

 
查看: 152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学] 社会学考研初试经验与心得

[复制链接]

9

主题

65

帖子

15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54 元
注册时间
2022-5-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31 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光飞逝,自新年以来,没完没了的坏消息所带来的始终是令人难以释怀的焦虑。初试以后长时间等待所消磨的耐心与全球性的风险或多或少冲淡了录取的兴奋,相比之下,沉浸在备考时种种经历的回忆里反倒是更加令人着迷。这篇算是自我承诺的心得分享算是一个阶段性的自我总结,也算是对考研论坛的一个回馈——自2015年注册账号以来,我的确在这个论坛上收获了很多。
(长文预警!)本文由三部分组成:录取状况概述、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备考经验、个人杂谈。全文合计8000余字,篇幅较长,但不卖鸡汤也不撒砒霜,希望对各位的备考能有所帮助。

一、录取情况概述
笔者本科普通高校社会学类,算是半个跨考生。今年初试的总分在400左右,公共课150+,专业课250-,在进入复试的22人中排名中游。今年吉大的院线划了373分,同其他诸多院校相比算是中规中矩,尤其是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武汉大学的社会学今年的院线居然划到了惊人的390!今年人民大学也才383分,着实有些吓人。话说回来,吉大今年的复试比例是很传统的1:1.2,进入复试的22人最终录取19人,校内调剂人类学1人,未录取2人。

二、备考经验
在分写各科经验之前,我想先谈谈总体的复习规划。考研的复习准备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基础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各学科最为简单且最为基础部分,了解各科目的完整内容;强化阶段则是背诵记忆各种核心考点,并使用真题进行输出检测,吃透真题中的重要知识点;冲刺阶段则是“火力全开”地疯狂背诵核心知识点,并在临考前进行简单的模拟。这些也都是老生常谈了。
接下来谈谈各科的复习方法,内容上可以分为材料选择、复习方法、时间安排三部分。

1.专业课
首先是参考书目,一般来说参考书目不会有大的变化,只需要参考往年的书目即可。不过保险起见,决定考吉大的朋友在今年八九月还是要去官网上下载当年的招生简章确认为宜。根据2020年吉大的招生简章,参考书目如下:
a.《西方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b.《社会学概论》(第四版) 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
c.《中国社会学史新编》 郑杭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d.《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e.《社会统计学》(第四版) 卢淑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社会理论(专业课一)
社会理论这一科由社会学概论(60分)、社会学理论(60分)、中国社会学史(30分)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对应参考教材那三本书。真题形式也分三种,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其中中国社会学史部分只考简答题和论述题,概论和理论部分则是名词简答论述都有。
吉大的社会学理论考试注重基础部分的考察,经典理论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后现代理论相对较少,但是福柯、布迪厄、吉登斯、哈贝马斯这些理论巨匠也是作为重点经常考察。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把握重点,提高理解与背诵的效率。
其次是各部分的复习方法。第一,文科考试,万变不离其宗——背记至上。但是,背诵也应该是基于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虽然社会学的抽象程度不及哲学,但是强行记忆文字材料会让人感觉极其痛苦,所以切记,即使你拿到了前辈的笔记资料,也一定要阅读教材本身。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对某个学者的理论有着不错的理解,在考试时即使你忘了你所背诵的笔记材料,但是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该学者的观点,也会有不错的分数。此外,在阅读教材时也要有的放矢。对待不同的材料要以不同的阅读速度进行。
针对理论的三部分内容,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的复习方法。首先,《社会学概论》这本教材作为一本导论性质的教材,它的目的更多在于将读者引入该学科的大门,介绍最基本的研究范式与学科的核心范围。所以,它的理解难度就一定不会很大,在复习时就完全可以用稍快的速度阅读,仅在复杂概念上多花时间理解,之后尽可能多背诵记忆之即可。并且,教材的内部逻辑很清晰,仔细研究目录也大有裨益。换句话说,只要认真背上两三遍,社会学概论部分的60分其实是很轻松地应对的。
相比之下,《西方社会学理论》的60分就相对难一些。首先因为试卷考察的范围是相当广,无论是社会学创立时期,或是理论的古典时期,还是现代时期,后现代时期都有要掌握的理论,在数量上的要求就高了不少;其次,社会学作为一门脱胎于哲学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也不低。许多学者的理论艰深复杂,加上学者又喜欢玩弄文字炮制术语,理解背诵都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阅读时,最好反复读上几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个人是反复读了四五遍的教材,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与理解。最重要的是,在读完某一章节之后,一定一定要及时画出你自己所理解的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导图要包含这本书里这个章节内的全部内容。例如,说到韦伯,你可能就可以想到“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政治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社会理性化”等几个部分,而这几个部分又可以详细分为其他几个小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将知识点系统化,最终将其全部纳入你的知识体系中去,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不仅有利于复习检测,并且对你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它会让你的答案更有逻辑且视野广阔。当然,思维导图不可能一开始就很全面,必然会有所遗漏,最初版本和最终版本往往差别巨大。但是,保持耐心,它会随着你的付出而不断完善。这一轮下来可能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是它一定是值得的。在这一过程中你会逐步了解不同时期学者思想的继承性,也会在比较中了解到相同时期不同学者思想的异同点。这样就可以把许多观点串起来,真正为我所用。
再次,《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部分。它内容相对较少,重点是掌握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四大学派”。其他内容偶尔有涉及,但也是只要读过书都能回答。这部分内容通常不难,也比较容易拿到分数,结合真题这部分可以算是这门专业课里最简单的一部分了。
最后,关于真题的运用
历年真题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材料。真题是会重复出的,哪怕不是原题,也或多或少有沾边。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历年真题。关于真题的使用方法,可以直接背诵,因为每一题都有重复考的可能,不过这么做稍微有点枯燥。我的个人建议是,在前中期把真题当作一种掌握知识点的辅导材料,后期开始全力背诵和默写。以我个人为例,我是在通读完两遍教材之后,开始简单背一遍真题。用真题“圈”一遍重要的知识点,然后再返回教材再读,做笔记,画框图。直到9月中旬左右才开始比较系统地背真题。总共好像背了四五遍的样子。有一点小心得:最好要自己动笔默写过一遍,心里会更有底气。而且,缺漏的地方、记错的地方用红笔订正出来更能加深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5

    帖子

    15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54 元
    注册时间
    2022-5-31
    2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7:14 | 只看该作者
    材料选择、复习方法、时间安排三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5

    帖子

    15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54 元
    注册时间
    2022-5-31
    3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7:15 | 只看该作者
    材料选择、复习方法、时间安排三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5

    帖子

    15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54 元
    注册时间
    2022-5-31
    4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7:16 | 只看该作者
    材料选择、复习方法、时间安排三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5

    帖子

    156

    积分

    一般战友

    Rank: 2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54 元
    注册时间
    2022-5-31
    5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7:16 | 只看该作者
    材料选择、复习方法、时间安排三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5-5-4 15:45 , Processed in 0.072106 second(s), Total 8,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