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着考上要写一篇经验贴回馈以后的学弟学妹们,因为我也是这样看着参考着前辈们的经验走过来的。 首先我要给想跨考会计学硕的小伙伴吃一颗定心丸,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特别是初试,英语数学政治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专业课管理学更只是背背的,不涉及一点会计专业知识。但是重点在于进初试你跟会计专业的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到了复试,特别是今年复试题目大改革,由之前笔试只考一门财务会计,把审计,财管放在面试改成笔试三门各占30分,专业英语10分,之前的送分题诸如研究生期间的计划等简答题通通取消了。所以对于只认真复习了财会,审计财管计算题一点没看的我来说,当时拿到试卷的时候,一个大写的懵逼。所以对于跨考生而言,不要认为搞定初试就万事大吉了,复试才是大boss啊~关于复试题目之类我看已经有非常详细的版本,那我就不详细说了。 初试经验(我会从我自己的经验中总结出好的以及我认为可以如何改进的,毕竟我吃过的亏不希望你们再吃)初试成绩388 英语 初试成绩61 关于单词方面我从寒假就开始在手机app百词斩(后来是扇贝,还有不背单词)上开始背,因为用手机背单词是早期你唯一可以不需要任何准备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干的事情,但我觉得,这最多只能混个眼熟。单词书我用了**的绿皮书,教训:根本没有必要买这本,厚重,而且一些冷门的词压根不会考,对于应试,我推荐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必考词汇,用这本更具有针对性,能把这本背下来就行了。而且背单词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事儿,是阅读的基础,不然你啥也看不懂。阅读,一开始我几乎没有在英语上花时间,7月前断断续续做完了**的英语阅读,但是完全为了做而做,没走心,所以一点用都没有,我也无法给你讲这本书的好坏,但是它后面解析挺详细的。(量不重要,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一切刷题都要在走心的基础上,不然就是浪费时间)真题是张剑的黄皮书,我对于真题的理解和其他人不一样,我同学都是反复研究真题,做了好几遍,但是我觉得真题的价值就是用来模拟,所以做真题绝对要认真,找到一个做英语阅读的状态,当然之前要先用其他阅读来练习速度,以及习惯四篇阅读一篇任务型的阅读量(我买的张剑的阅读)。做完真题后建议花大把的时间在真题题型,高频单词的研究归纳上面,对于阅读,应试技巧我建议看何凯文的视频(我当时对于看英语视频不屑一顾,等到后悔时离考试只有5天)。这么说吧,当时我跟另一个研友在最后阶段买张剑最后预测五套题时,她是看过视频的,知道一些技巧之类的,阅读扣10几,我扣30几。什么都不说了好嘛,那段时间有崩溃过,可是没有办法,最后几天,撑死也要熬过去。作文的话从10月份可以开始背起来,我买的是**,最近几年都有命中,我的方法不推荐,就是每天背一篇,但发现还是总结归类会好一点,找到好的句子记住之后到哪儿都可以套来套去。但这些好的句子还是需要背,然后自己多练习几篇,真正自己写时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完型没有必要特别准备,分值不高,也较难提高。对于报班,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贵而且时间会被支配。但是我认为网课是有必要听的(资源一般没有必要买,加入一个考研群研友之间都会互相分享资源),一些知识点技巧老师直接归纳告诉你会大大节约时间,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老师的学习计划,个性特点会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我推荐何凯文。 数学 106 这个我要重点讲。因为复习之前就把数学当做一座大山,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数学上面。3-4月,5-6期间间断,7-8中旬,我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数学上面,但一开始方法可能不太对。我是上来就直接刷复习全书李正元版的(跟李永乐版本比更厚更难),是很吃力的,强行让自己单独理解这道题目怎么做,以及中间的解题过程如何来,不懂就打问号进行标注,知识点完全无法连贯,这个过程从一开始到7月中旬才结束。后来发现这样真的不行,我就开始先课本知识点——强化班视频(高数概率论张宇、线代李永乐)——辅导书(高数张宇18讲、线代李永乐辅导书、概率论书本习题)——复习全书(按难度递增),每一章都是这个步骤。之后我做了错题集(张宇的18讲,复习全书),让我对整体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特别是做题的过程和细节,但是实在太花时间,得不偿失,导致我11月才开始刷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真题,是最全的,其他一般都是近十年的吧。我是宇哥的脑残粉,真的太喜欢他了,课讲得非常好,而且人很有趣,一度让我觉得听他课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很多人是三科全部买他的教材的,还买了他的题源1000题,这样的话就没必要买复习全书了。他不会一直鸡汤,但是偶尔的鸡汤却很受用。因为信任他,我最后还买了他的最后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紧了,八套卷做完只认真整理了前四套,四套卷做完已经没时间整理了。所以我建议现在就可以张宇基础班视频和书本同时看起来,完成后就是复习全书加强化视频,配套着来,早点完成努力再刷一轮全书就开始做真题。也要腾出时间给八套卷和四套卷,其实难度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真的很难,但是可以锻炼出你看到难题不懵逼的能力,比如今年试卷考完大家叫苦连天,但我好像觉得还好。考试期间要合理安排时间,不会做的先跳过,把会做的做对,就是你能得到的最高分。 政治 76 9月开始可以配套肖秀荣的辅导书看马原的视频,毛概思修时政没必要看视频,题目可在肖秀荣1000题和风中劲草中选一本就好,做,然后反复刷,考纲10月才出,可买可不买,可以买一本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10月出)。不是整本背,我觉得不现实,我的方法是早上抽一个小时和中午午睡后去天台读,光看根本看不下去,读可以同时达到记和理解的目的。重点处着重背一下即可,和刷题同时进行。然后等,等到肖秀荣的八套卷出来,模拟选择题,选背简答题。等四套卷出来,最终模拟(其中某些选择题和八套重复,可检验自己之前做题是否有效),简答题全背。时政没必要特别复习,可买肖秀荣的时政辅导书,做一下其中预测选择题足够。 专业课(管理学)145 买的指定用书罗宾斯的管理学和笔记,8月中旬开始背,通过历年真题,课后习题,笔记中的重点开始整体出自己的笔记,我是用剪的,也是费时间的一件事,别学我,我强迫症。反复反复背,我第一轮大概背了一个月的早上,然后后面几个月早上抽个俩小时,直到去考试。总共背了4、5轮。 关于计划,不要制定每天的计划,而是制定短期计划,比如这个月刷完一轮复习全书,背完15篇作文,过一遍风中劲草等等,然后具体落实到每天几点到几点。上午适合背书,并且天台窗台墙角是最好的地方,中午快吃饭时刷题,午睡前刷题能提高效率,我是下午英语晚上数学。七八月早上七点多起晚上8点多回寝室,到后来两个月早上6点起晚上10点半回,微信微博全部卸载,暑假没有回家,没有出去玩儿,没有功夫收拾自己,什么好穿方便就穿什么,长痘,考完研胖十斤,别问为什么长胖,因为冠冕堂皇吃很多,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啦,考完之后都是可以恢复的,在一个阶段中,总会有一件事儿是相对来说更加重要的嘛,一切的坚持和不好都是给自己成功增加的砝码啊。这大半年的时间,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坚持,因为过程中你会有无数次被否定被肯定,然后反复无限的过程,这一天你可能状态好,明天你可能就是做啥错啥了,所以在你状态好的时候尽量多做点要用脑子的事儿,状态不好就多记记背背写写,做做题。这个过程你会认识一些研友,你们会互相鼓励,分享方法经验,一直到最后,真的是一个特别棒的经历。而且不到最终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考多少分,就像我考前几天模拟题英语阅读就扣30+,作文还老跑题,完全崩溃状,考试中前面做好时间很空余,然后翻译大小作文都很作的打了草稿,最后导致时间不够,抄作文时手都是抖的,而且小作文没写完是完完全全跑题,但最后有61我已经很满意。政治,前一天去熟悉考场有收到一个考研机构发的考前押题,就瞄了一眼,心想反正不会考到就没看,第二天看到试卷简直呵呵,第一题简答一模一样,哭都来不及,所以有拿到小册子可以稍微看看。政治大题就是写满,简答题大概一题是一页A4纸,不管怎么样,把有把握的写在前面,然后根据自己理解,再联系材料,分点标注,就是写满,没别的。数学考前一点如果有没做完的卷子和没来得及整理的卷子就先放一边吧,把时间花在整理一遍三科重点基础公式和定理上,相信我,这绝对受益匪浅。专业课管理学也是一个原则,多写,写满。 一句话共勉:从来都没有正确的选择,你只有不断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最后,祝17届考研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如愿以偿,加油!
|